商鋪名稱:聰明屋智能家電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宋水田(先生)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3337226492@qq.com
聯系地址:深圳市寶安區沙井街道新沙路星際大廈1803-1806室
郵編:518125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電子快手網上看到的,謝謝!
智慧小區解決方案|智能家居廠家
智慧社區就是通過綜合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整合區域人、地、物、情、事等信息,統籌黨的建設、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商業服務等資源,以智慧社區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為支撐,依托適度領先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社區治理和小區管理現代化,促進公共服務和便民利民服務智能化的一種社區管理和服務的創新模式。
初夏的集寧,氣候宜人,偶爾飄灑的小雨為山城增添了些許愜意。一個雨后的下午,記者走進了位于新區的集寧區基層組織建設網格化智慧指揮中心,感受便民利民的智慧社區建設成果。
集寧區智慧社區建設是從2013年泉山街道試點運行開始,2014年在集寧區10個街道72個社區全面推開,2015年建成區級指揮中心和各街道分中心。目前,使用智慧社區管理服務系統的相關工作人員有521人,社區網格長429名,系統已錄入人口、房屋、黨組織等各類信息130多萬條;上報平臺解決各類事項6900多件;開展各類便民服務30多萬次,有效形成了‘區——街道——社區——網格’四級覆蓋的網格化管理。負責指揮中心工作的泉山街道黨工委肖書記介紹著。
在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黨的建設公共服務社會管理”顯示出智慧社區管理服務系統“三位一體”的宗旨。20多名工作人員認真處理著平臺上的各項事宜,服務黨的建設,解決群眾訴求,督導社區工作……
黨的建設 打造“四個陣地”提升黨建水平
智慧社區管理服務系統以“集寧區黨建網”“黨建微信”為載體,打造“四個陣地”,提升黨建工作水平,做到了黨員在哪里,黨組織就覆蓋到哪里。
黨員管理陣地:系統借助網格長采集的信息,自動篩選分析形成黨建地圖,自動定位,顯示出轄區內649個黨組織和21194名黨員的相關資料和身份信息。例如以前要查閱某一街道的黨建信息,必須進行相關搜索,而現在,只需進入黨建網的地圖模塊,便可快速查閱,既做到了黨員管理工作的“底數清、情況明”,也給廣大黨員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實現了黨組織全覆蓋和黨員工作的精細化管理。
黨員聯絡陣地:黨建網開辟的“黨員天地”模塊,為廣大黨員搭起溝通學習的橋梁,打破以往黨員和黨組之間臉對臉的聯絡方式,實現黨員、黨組織全方位覆蓋。在這里,黨員只要實名注冊后,就可以發表心得、切磋討論、交流學習。
黨員培訓陣地:通過設置“黨員教育中心”“黨員百寶箱”以及“黨建品牌掠影”等模塊,創新黨員培訓學習的方式方法!包h員教育中心”提供遠程教育、黨建報刊、雜志等教育資料;“黨員百寶箱”涵蓋豐富實用的黨建基礎知識;“黨建品牌掠影”展示各街道、社區和各科局好的黨建工作法及優秀黨員事跡,拓寬了黨員學習路徑,開闊了視野。
黨員服務陣地:在黨建網設置的“雙崗雙爭”模塊,黨員只需通過線上注冊選取服務崗位,線下就可以直接服務群眾,將黨員服務延伸至居民、單位。
共產黨員王連奎就是通過系統認領崗位的,在社區照顧孤寡老人,打掃衛生,走街串巷消除各種隱患,積極主動協調各方關系,在居民中樹立了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今天,在集寧區還有很多像王連奎這樣的黨員在智慧社區建設中,得到了服務群眾,錘煉自己的機會,用自己的愛心和奉獻密切了黨群關系。
公共服務 強化“三大功能”帶來貼心服務
橋東街道時代佳欣生活服務大廳,為居民提供了五大類57項有償服務,有效整合轄區內服務資源,同時社區聯合時代佳欣物業公司設立了8211898一撥就幫服務熱線,切實解決群眾多樣化的公共服務需求。
泉山街道網上政務服務大廳,呈現各類事件的辦理流程及所需要材料,推行一站式服務,將準生證辦理和各類證明打印直接下放到社區,居民輸入自己的身份證號和姓名與系統進行匹配,信息相符即可自主打印,省去了以往排長隊,白跑腿的繁瑣過程。同時,推出三維查房源特色服務,通過建立三維地圖,直觀顯示“待租、待售”的房屋登記信息,并按不同顏色進行區分,附有房屋照片,居民選好房后可直接和房主溝通商定,同時告知網格長變更系統中人口信息,有效解決了社區對出租房、流動戶管理難的問題。
一刻鐘便民服務: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泉山街道率先聯合云商商貿搭建起社區O2O便民服務網絡平臺,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打造“一刻鐘便民服務圈”,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現有926家商家入住平臺,為居民提供有償服務14萬次,目前,這項服務已延伸覆蓋全集寧區8個街道50個社區,得到群眾一致認可。
12111微信服務:12111分別代表1個宗旨為民服務,2個目標創城、惠民,1個原則傾聽民聲、勇于納諫,1個任務解決實際問題,1個理念建設智慧城市。12111微信平臺有效整合了“走進集寧、為民解答、微你服務”三方面的信息資源,讓居民不出家門便可享受來自“云端”的便捷服務,目前關注人數為2017人。其中“為民解答”為特色版塊,對居民的疑問進行詳細的解答,配合系統的服務流程,多管齊下拓寬居民反映問題的渠道,讓群眾話有地方說、事有地方辦、困難有人幫,問題有人管!拔⒛惴⻊铡卑菝穹⻊、辦事指南等內容,在為居民提供天氣預報、就業招聘等常用信息的基礎上,還從衣、食、住、行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資訊。
5月23日,一熱心市民將撿到的身份證送到虎山街道辦事處青山社區。社區工作人員立刻將丟失者信息報告區級指揮中心,中心工作人員通過智慧社區管理服務平臺進行信息搜索查找,當時就聯系到了丟失者并告知其領取。失主鄭麗萍激動地說!案兄x好心人,也感謝你們公共服務平臺!”
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如今集寧區廣大市民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能享受到智慧社區服務平臺的便利。為民服務貫穿于智慧社區建設的全過程,智慧社區管理服務平臺將公共服務分為三大功能進行管理應用。
網上服務大廳:集寧區政府網的公共服務平臺“網上服務大廳”,與集寧區政務大廳進行對接,居民個人、中小企業各類證明打印可以自主地在這里完成,更大程度地實現了便民利民。從集寧區政府網還可以鏈接到各街道的網上服務大廳,各街道網上服務大廳根據轄區居民服務需求設置自己的特色功能。
社會管理 抓實“五項工作”延伸服務觸角
4月12日,泉山街道烏蘭社區網格長孫玉娥在走訪居民小區是發現警苑東門人行道塌陷較嚴重,馬上利用“掌上網格”上報社區,社區書記周梅接到事件后,隨即又上報街道......經過逐級上報,最終事件分流至新區管委會,管委會工作人員吳秉玉、李芳國對此事件進行了迅速處理,72小時內鋪平了道路,解除了安全隱患。這樣公開透明的處理軌跡,層層相扣的服務流程,減少了推諉扯皮現象,也提升了大家的工作效率。
集寧區智慧社區管理服務系統在社會管理方面,加強“五項工作”,堅持服務與管理并重,全力打造智慧社區。
做好數據管理:基礎數據是管理服務系統的“大數據”,由網格長入戶采集,對全區10個街道72個社區492個網格的人口信息進行全面錄入,信息一經錄入,便自動分類、分流到黨員信息、老年信息等25個模塊,系統目前已錄入14萬戶,36.02萬人。
“這項工作是整個服務系統中最重要最辛苦的一部分,以前信息采錄都是網格長挨家挨戶進行手寫表格錄入,現在每個網格長都配備了手機系統終端,只要輕輕一點,信息便可輕松錄入,打破了‘一個本子一支筆’的傳統工作模式!敝笓]中心工作人員介紹。
優化服務流程:網格長在走訪排查中及時發現問題,按照“分級負責,逐級上報,分類處理”的原則,通過“掌上終端”及時上報,形成“網格-社區——街道——區指揮中心——各職能部門”五級協同辦公機制。
突出特色功能:系統內增設“五城聯創”工作模塊,將680多個小區的包聯任務層層細化,并及時記錄活動的相關情況,方便隨時查看,隨時處理問題。對重點場所、區域包括小區單體樓、學校食堂、飯館廚房等安全防控區域實現重點監控。同時,平面地圖的GPS定位功能,還可以對網格進行實時定位,使管理工作更加便捷。
創新個性服務:新增“服務團隊”和“服務個人”兩個特色服務模塊,網格長采集轄區有專長的開鎖工、水暖工、電工等人員信息,根據居民需求,及時聯系服務人員上門服務,目前,系統共有服務團隊117個,服務個人596個,切實做好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強化考核督辦:系統對所有待處理事件實施限時辦結制度,對所辦事項進行時限考核設置,事件在哪級部門停留未能解決的,系統會自動計時扣分。每月對街道社區和各區直職能部門進行綜合排名打分,將排名打分結果作為年度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新制定的社區書記和社區工作者考核辦法規定區級指揮中心考核評分占到社工考核總分的30%,進一步強化系統的考核督辦作用。目前,全區已進行兩次專項互查工作,對10個街道進行排名,有效促進數據的完善和系統的使用。
集寧區作為率先啟用網格化管理智能平臺的地區之一,不僅創新了社區管理和服務的新模式,更為社區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方便與快捷。隨著互聯網、云計算及手機APP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智慧化必將滲透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智慧”將會點亮生活。